刘希娅: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是最好的六一节礼物 |观点
民小编说
儿童节到了,今天您准备带孩子做些什么呢?是去公园玩耍,吃一顿大餐,还是举办庆祝活动?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,我们都希望能带给孩子美好的童年回忆,但有时却容易忽略他们自己的感受,不断地“给予”而非“倾听”,无法接受他们自己对人生的想法……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对六一节的别样思考。
六一儿童节到了,父母忙着陪孩子们吃大餐送礼物,老师们想着给孩子们搞活动,社会各界热议着孩子们成长的相关话题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,今年的六一节少了许多歌声与欢笑,多了许多关于健康的活动主题。
重庆市九龙坡区公安平台推出了“警宝们的愿望是‘吐槽’爸妈”话题,满足了孩子们说出憋了很久的真实心里话。不管节目内容丰富与否,但这个理念很好,让孩子们表达自己,让成年人都认真地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。
六一节到了,很多成年人都在绞尽脑汁地寻找送给孩子什么礼物,请允许我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与成年人聊几句。
作为成年人,特别是父母,可能大家在教育过程中,习惯于考虑最多的是“给予”,力所能及的“给予”,从礼物、待遇、知识、技能到期望、要求、问责的“给予”。然而,却不容易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倾听,去理解孩子们的立场,认同孩子们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,以及他们独特的认知、思考、感受和选择。习以为常的理由,只是因为成年人经验丰富,一厢情愿的为了孩子好,而不一定是基于孩子们的需要。
所以,如何把成年人这种理所当然、在所不惜、自以为是的“给予”,变成孩子们认同、悦纳、主动积极的“需要”,就是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十分重要的,却又是挑战巨大的课题。这不仅仅是知识、技能、方法层面,还有心态、情感和价值观层面,导致了学校、家庭的质量观、人才观、人生观在孩子们身上的交错投射。
曾经,我问过因孩子学习效果不理想而陷入焦虑的家长们同一个问题:“如果以后你孩子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服务员,你能接受吗?她以后有可能读职高,你支持吗?” 答案都是否定的。往往到了危及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底线时,家长们才能无奈接受。
近年来,国家大力投入发展职业教育,我们也强烈呼吁办好职业教育。但是家长们仍然十分排斥,认为职业教育学校都是成绩不好的孩子,这份排斥里更多是逃避,忽略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,自己的孩子也可能就应该是其中一份子。自己都瞧不起自己,无意识中在助长一种不良的唯文凭唯学历顽疾,社会各界用人风气怎么会逐步扭转呢?
毋庸置疑,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名列前茅,都希望孩子成为所谓社会分工中的“上层群体”,但其实我们更需要做的,是共同营造每一个勤恳积极善良的群体,都能得到尊重的社会氛围。
同时,还有一个我们不能不思考的根本性问题,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如此的刷题淘汰制教育生态?是不是所有的孩子经过各种挤压都能改变这个事实?冷观世界,不都是各种人生样态吗?必须要到高三毕业之后绝望之际,才能无奈释怀吗?钱学森的儿子不是科学家,梁思成的儿子没有成为建筑学家,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比父母强,都能实现父母的愿景规划的。
我们都在抱怨着社会的压力和焦虑,而又主动的充当着压力和焦虑地制造者和扩张者。
也许,在六一节这个充满朝气的节日里谈这些话题,有些不合拍。
但是,在热闹的氛围里,掩藏着多少潜在的压力和风险?在这个祥和的节日里,又有多少孩子正努力以自己懂事的样子,演绎出父母满意的样态来?
不管是老师们,还是家长们,让我们放下过于执拗的自我,放下成年人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吧,接纳孩子的个体差异和普通,让这份爱更加科学合理,让原本的好心起到好的作用。
不必将自己的人生缺憾绑架给孩子们,让孩子敢于真实地做自己,才能提供适切的帮助,更加精准地引导、引领孩子成长。心平气和地走进孩子的内心,懂得孩子的真实需要,满足孩子合理的诉求,科学的引导孩子健康成长,理解、陪伴、支持孩子们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。
文章来源 | “希娅分享”微信公号,内容有删减
作者 | 刘希娅
微信编辑 | 魏倩
推荐阅读
老师们,最暖心的六一节礼物来了!快来看看学生眼中的你啥样?| 围观
复课初期,有关儿童青少年如何防治近视的提示,一定要注意 | 干货
让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“样子”、激发教师“专业荣誉感”、建立家校互信机制……这些教育治理的点子您怎么看?|两会观察